(1)按目前的劳动效率,需要的工人数=任务总量/劳动效率=120000 /(12×40)=250人
(2)情况正常(考虑效率提升,不考虑离职损失),明年所需工人数“情况正常” 需叠加工艺提升和熟练程度提升的正向效果,注意:效率提升为 “连乘关系”(先提升 30%,再在提升后基础上再提升 10%),而非加法。
步骤 1:计算改进后单个工人月均效率改进后月均效率 = 基础效率 ×(1 + 工艺提升率)×(1 + 熟练提升率)
40×(1+30%)×(1+10%)=40×1.3×1.1=57.2件/月
步骤 2:计算所需工人数
120000/(57.2×12)=120000/686.4≈175人
(3)因工人流动离职,需多雇佣的工人数
需先计算 “考虑离职损失后的实际效率”,再对比 “无离职损失时的工人数”,差额即为多需人数。
步骤 1:计算考虑离职损失后的单个工人月均效率
离职损失为 “效率降低”,需在改进后效率基础上乘以(1 - 损失率):
实际月均效率 = 改进后月均效率 ×(1 - 离职损失率)
57.2×(1 - 5%) = 57.2×0.95 = 54.34 件/月
步骤 2:计算考虑离职损失后的总需工人数
120000/(54.34×12)=120000/652.08≈184人
步骤 3:计算多需工人数多需工人数 = 考虑离职损失的总需工人数 - 无离职损失的需工人数
184-175=9人
(由于人力资源必须为整数,为保证任务的完成,计算出的小数应设置1个人)